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公司动态
首页>公司动态>学术活动>第五届“南粤杯”设计竞赛圆满结束

第五届“南粤杯”设计竞赛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7-12-13来源:作者:

为跟踪行业热点议题,激发技术人员实践创新的激情,加强院知识和技术储备,我院于2017年5月启动了以“健康活力的街区设计”、“特色村镇设计”为主题的第五届“南粤杯”设计竞赛活动。本次竞赛得到院各规划设计部门的积极响应,共收到规划一、二、三、四、五所、城市设计所、建筑院、政策研究中心、景观工作室等9个部门的17份参赛作品进入第一轮竞赛。按照竞赛规则,所有参赛队伍均由跨单位(部门)的不同人员组成。

第五届“南粤杯”设计竞赛圆满结束


      为跟踪行业热点议题,激发技术人员实践创新的激情,加强院知识和技术储备,我院于2017年5月启动了以“健康活力的街区设计”、“特色村镇设计”为主题的第五届“南粤杯”设计竞赛活动。本次竞赛得到院各规划设计部门的积极响应,共收到规划一、二、三、四、五所、城市设计所、建筑院、政策研究中心、景观工作室等9个部门的17份参赛作品进入第一轮竞赛。按照竞赛规则,所有参赛队伍均由跨单位(部门)的不同人员组成。

      总工室于6月15日—16日举行了为期两天的第一轮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入围奖7名,进入第二轮设计竞赛,其中:“健康活力的街区设计” 4支队伍,“特色村镇设计”3支队伍。第二轮评选活动于11月30日举行,入围的7支参赛队伍结合近五个月的深入研究、考察学习,进行了精彩的汇报。根据评选规则,经院技术委员会委员投票,最后综合评议得出本次竞赛的前三名优胜队伍。



第一名  治未病健康街区评估与设计

      主导部门:规划四所   协作单位/部门:建筑院、广东省中医院  参赛人员:李 颖、何 龙、吕 佳
      本次竞赛通过城市规划学与病理学、公共卫生学的跨学科研究,形成了一套健康街区评估指标体系和一套健康街区空间设计方法。
      一套健康街区评估指标体系:从治未病出发,剖析人类健康风险、风险原因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关系,构建“基础卫生保障”、“健康行为导向”、“健康心理促进”3个大类、“卫生环境”、“出行方式”等6个中类和“交通暴露”、“健康食物获取”等16个小类的评估指标体系。
      一套健康街区空间设计方法:在健康街区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标体系中确定的有助于促进人群健康的各类要素的空间组织模式,基于亚历山大提出的城市半网络结构、杨·盖尔对人的行为分类以及认知心理学的观察学习理论,提出围绕买菜、就医、上班、上学等必要性活动的开展,合理组织各类有助于促进健康的选择性活动,引导指标体系中各健康设施的有效布局与使用,从而促进不同年龄人群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最终达到“治未病”的设计目标。
      最后,竞赛以海珠区为例,运用上述健康街区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估,并运用健康街区空间设计方法对海珠区部分地区健康街区设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
      本次竞赛的研究成果对于其他地区的健康街区规划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名  从规划到实施——村庄规划建设一体化实施性研究

      主导部门:规划三所   协作单位/部门:规划六所  参赛人员:李 剑、罗燕飞、唐霭茵
      该团队基于公共池塘资源理论,主要围绕村民主体参与的三大创新进行实践与探索:技术方法的创新、内容建设的创新、机制模式的创新。通过数据应用平台建设、需求分层指导建设、村民自治模式建设,构建了以村民主体为核心的自治机制体制。
      技术方法的创新:运用户外助手,91卫图助手,GIS三大软件,建立乡村规划大数据应用平台,使调研信息与规划编制的无缝对接,为村民,政府,设计单位提供共享数据,互动交流,共同持续参与的平台。
      内容建设的创新:需求分层视角下的标准确定——以村民需求优先,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确定村庄的不同发展定位和建设方向,制定差异化的规划标准,明确不同的建设重点,资金投放。
      机制模式的创新:构建以村民为主体的工作队伍体系,即“1+1+1+2+N”体系:1个负责人的带头人+1个权威的理事会+1个得力村委会+2个政策的制定(村规民约的约束、分级制裁的标准)+N(协会力量+华侨力量+市场力量)。通过组建培育新时代的三农工作队伍,保障以村民为中心的规划建设顺利开展。



第三名  城市卡路里:运动健康街区设计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主导部门:规划五所   协作单位/部门:牛津大学  参赛人员:吴逸思,徐 臻、郭文伯
      本研究以≥1平方公里为研究尺度,运用数据增强设计方法(DAD),叠加多元数据,识别广州城区潜在运动健康街区,并确定研究对象。
      以满足街区居民多元化运动需求、建构主动参与的健康街区为目标,引入卡路里概念,假定一周达到理想卡路里消耗(成人5000CAL/week)可较高效率促进人体健康,在各类人群运动偏好调研的基础上,继而量化运动设施与人群关系,结合街区人口结构、运动偏好、时间利用、设施使用效率与设计标准等要素,依据Calorielab网站提供的运动数据,测算街区对各项运动设施的分配最优解。
      研究提出“量化需求、复合供给”的规划设计思路,利用POI热点、空间句法以及街景品质等分析,结合街区现状用地情况,确定适宜供给运动设施的空间及选址。根据由卡路里公式计算得到街区各类运动设施需求,整合设施与空间资源,提出“复合供给”理念下的五个设计策略,包括:优化线性空间,回归街道共享生活;打造空中Skyway System,串联孤立运动空间;叠加多元化运动设施,活化传统景观广场;采用时空政策,挖掘社区零碎空间;黏合其他功能空间,构建竖向运动设施体系。

      当前对运动健康街区的研究仍较多关注运动设施与街区环境,未来运动健康街区的一种可能性是结合日常生活圈的探索,打破传统的日常生活“两点一线”、“三点一线”的模式,将运动生活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1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