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扫一扫,关注我们

项目案例
首页>获奖项目>佛山市三水区迳口华侨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2008-2020)

佛山市三水区迳口华侨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2008-2020)

项目地点: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编制时间:
2009-07-31
委托单位:
设计团队:
|
获奖情况:
2011 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2011 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图片展示

1 / 20

项目简介

■ 项目概况

迳口华侨经济区是佛山市西北部一个镇级建制的越南归侨农场,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被称为“佛山的西伯利亚”,但也因此存留了有别于珠三角传统工业化城镇的优越自然生态环境。2008 年初,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佛山市主要领导要求以世界眼光重新规划迳口,将迳口建设成为佛山、广东最美的地方,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 创新与特色

⒈提出“广东的香格里拉”的发展目标和“生境创新”的发展方向

通过分析迳口地处珠三角外圈层的区位特征,规划厘清了大部分用地处于珠三角生态屏障环内的迳口,无法通过降低土地和环保门槛复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现实条件,提出将迳口发展成为珠三角外圈层郊野型绿色产业基地,自然、人文风情浓郁的休闲度假区,远离喧嚣、远离污染的世外桃源,打造“广东的香格里拉”,实现“生态”、“生产”和“生活”环境全面提升的“生境创新”。

⒉构建绿色循环的新型产业格局,推动低效产业“腾笼换鸟”

发挥迳口的资源环境优势,构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城郊旅游”和“休闲居住”绿色循环的产业体系,以浪漫花田、十里果廊等规模项目发展生态农业,以生态农业为主塑造大地景观。策划组织形成地质景观线、观光农业线、文化风情线三条景观游线,构成旅游发展的发展轴带与增长极核。同时,对与发展方向不符的现状低端高耗工业,则逐步调整到南部六和工业园,从而将迳口打造为一片生态净土。

⒊探索“公交引导”的土地利用模式,促进城镇集约发展

依托规划道路和公交网络,沿公交站点布置 8 个 TOD 组团,形成城镇的发展框架。组团内部混合公园、商业、文化娱乐和居住等多种用地,组团之间则保留大量的开敞空间营造大地景观,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土地的集约利用。

⒋制定开发强度管制区划,塑造节奏鲜明的城镇格局

运用 GIS 技术科学确定了“两率两度”的强度管制内容。通过容积率管制塑造节奏鲜明、宜居宜业的城镇格局;通过建筑高度管制形成显山露水的城镇轮廓线;通过绿地率管制提供绿意浓融的交往空间;通过建筑密度管制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

⒌开展景观风貌管制区划,动态模拟城镇发展图景

景观管制区划重点对丘地公园、浪漫花田、越南风情“第一郡”、漫江茶园等形象代表地区进行特色风貌设计,并通过重塑大地景观的可视化过程模拟了城镇未来发展变化的规划图景,以实现规划管理部门对城镇规划建设的动态监控和实时调校。

■ 实施成效

规划于2009年7月获佛山市政府批准实施。在规划指导下,《迳口华侨经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迳口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及下层次规划已编制完成;五彩农田、漫江大道等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中心区生态重塑行动已取得良好成效。
收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