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扫一扫,关注我们

首页>学术科研>科研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的广东省城镇化发展格局规划及政策研究

基于生态文明的广东省城镇化发展格局规划及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1来源:作者:

统筹中心城区和城市组团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建设,推进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区域一体的信息化、网络化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中心城区和城市组团之间社会管理同城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于生态文明的广东省城镇化发展格局规划及政策研究


        项目概况:

        (一)行动一:“城市网络”构建行动
        1.重点突出、分级配置建设高覆盖的公共服务网
        统筹中心城区和城市组团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建设,推进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区域一体的信息化、网络化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中心城区和城市组团之间社会管理同城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各级城市中心、组团中心和社区中心配备教育、医疗和信息宽带等设施,完善图书馆、文化馆和小型体育公园、福利养老、文化娱乐等知识健康休闲型设施网络化布局,推进无线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积极构建覆盖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可负担的住房保障体系,分层级提供多种住房保障需求,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备公共租赁房、廉租房、限价房等,促进保障住房供给的混合化和公交化布局。
        2.中心城区与城市组团之间建设快速交通网络
        优先建设城市快速公交网络。以城市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地铁/BRT/有轨电车等)为主体,与城市公交协调配合形成公交主干网,并以此为依托培育中心城区通往城市组团的“城镇化走廊”,推动沿线地区形成集约、紧凑的“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利用开发模式。
        积极推动建设公交导向的社区。积极建设公交换乘枢纽、衔接枢纽,以及地下通道、步行连廊等设施,推动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与居住社区之间的“无缝衔接”和便捷化联系。
        推动城市中心区交通网络向城市组团延伸。优化城市路网布局和交通组织,加强中心城市与邻近城市组团之间的的交通衔接,推进中心城区骨干道路向城市组团延伸,加快中心城区至城市组团的放射状快速通道、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打造30分钟通勤圈,形成综合性、立体化、网络型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二)行动二:“城市融入自然”建设行动
        1. 建设串联和分割社区、组团和中心城区的绿色生态网络
        通过自行车道或步行道,将具有较高自然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重要节点串联起来,并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并对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实施空间管制,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游憩空间。划定具有重大自然、人文价值和区域性影响的绿色开敞空间,形成“生态屏障—生态绿核—绿色斑块—环城绿带”等构成的城镇绿地生态网络,改善城镇自然生态环境,阻止建设地区蔓延。
        2.“引绿进城”,让山水等地方特色资源引入城区
        在城市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上,在城市组团间进一步加密组团绿带,各组团间要留有足够的农田、森林等,以进一步推动城市组团集约紧凑发展,将腾出来的土地用于绿化廊道建设,遏制避免组团之间的蔓延联合,并为居民就近提供游憩环境和场所。
        3.组团内部推行紧凑布局 ,实现集约高效发展
        确定城市组团建设的人口密度。基于广东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城市可以开展新增城市组团的建设工作。一是中心城市近五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达1个百分点;二是主城区人口密度≥10000人/平方公里;三是拟开展组团建设区域的核心区人口密度≥ 2000人/平方公里,或者组团范围内现状常住人口超过5万。
        确定合理的组团建设规模。基于集约、紧凑、高效和布局均衡原则,规划建设的新增城市组团建设规模控制标准如下:分散型城市:新增组团规划城镇建设面积不大于10平方公里;单中心城市:核心组团不小于20平方公里,其余组团不大于10平方公里;多中心城市:有两个以上20平方公里以上的城市组团。


        (三)行动三:促进“汕潮揭发展同城化”
        组建以汕头特区城市为龙头、以潮州、揭阳地级市(双中心)为紧密合作伙伴的同城化发展,同时以汕尾、陆丰、普宁为次中心,多个县级中心镇为网络,形成“1+2+3+X”的多层次、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体系格局,推进汕潮揭城镇群同城化建设。
        (四)行动四:建设“大雷州湾-北部湾全面协作区”


        进一步加强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联系和港口、交通、钢铁石化等的跨界合作协调,加快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与东盟合作,增强湛江集聚区域资源和引领服务能力,成为“珠三角地区-大西南”以及“中国-东盟”合作交流的平台。


        (五)行动五:培育“七大湾区”
        以湾区为单元,立足湾区生态环境现状,跨越行政界线,对湾区功能定位、产业方向进行统筹考虑;结合各个湾区岸线功能划定和填海区规划,集中集约有序填海,合理布局重点产业区和城市新区,实现岸线空间利用、产业发展布局和沿海城镇空间布局的优化,促进湾区内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行动六:推进“粤东西北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依托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现有建成区及其合理的拓展地域、新区起步区、已经或适当时机可撤县设区的县城及其合理的拓展地域打造中心城区,有序拓展城区空间,建成人口和产业集聚度高、城市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中心城市,推动全省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16774